【观点】7亿“加盟”诈骗 ,一声道歉能替代管理吗 ?
发布日期: 2021-05-17 来源: wblsycpzzjd.com
5月13日 ,上海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提到 ,今年3月,针对奶茶店铺加盟商户“异常关停”的情况开展整体研判 ,成功侦破了上海市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 ,涉案金额7亿余元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提供信息 ,上述诈骗案涉及“茶芝兰” 、“花点点”等众多奶茶品牌 。
作为“茶芝兰”的代言人 ,马伊琍就代言品牌“茶芝兰”涉嫌违法一事在微博发表声明 。声明中称 ,接到警方通知后 ,已经第一时间向该品牌提出解约通知 。马伊琍也表示自己将协助受骗的加盟商维权 。
马伊琍这边还算有点意识 ,代言“花点点”的叶一茜貌似还没意识到问题 。
跳过代言明星本身品德操守 ,艺人代言的品牌违法乱纪出了事 ,艺人本身就一点干系都没有么?或者说发个声明致个歉就可以过去了 ?
这些诈骗商家之所以看中这些艺人来代言 ,是因为艺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号召力,有群众的信赖基础。很多被骗的人 ,都是觉得自己喜欢/信任的艺人不会随便代言 ,其代言的品牌是具备可信性的 。不得不说 ,代言艺人还是有一定因果的 。
据查询,2018年国家新修订的《广告法》第五十六条明确 ,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 、制作 、代理 、发布或者推荐 、证明的 ,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一条 ,广告代言人若存在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 、证明的 ;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 、服务作推荐 、证明的等情形 ,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
然而现实中,广告代言人因此承担责任的案例很是罕见 ,毕竟哪个能做代言的 ,没个法律顾问/团队的 ?且你觉得这些人忙着赚钱,有多少精力放在代言品牌的考察上 ?且说一套做一套的代言人大有人在 ,典型的就是某些代言手机品牌的艺人 ,微博等媒体发布信息用的手机并非代言的品牌,见微知著 ,其实他们关心的往往只是银子 ,而非欣赏产品本身品质。
回到茶芝兰的案子 ,据已知披露 ,该品牌纯为诈骗而成立 ,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正常经营活动 ,其所得均为赃款,依法都应追缴 。有法律专业人士认为:无论广告代言人是否尽到审查义务,其代言费都应通过追赃程序予以追缴 ,并用于对受害者的退赔 。顺便一提 ,早在2007年葛优大爷就因为代言犯了传销案的亿霖木业 ,被警方追缴全部30万代言费,可见这也是有前案可依的。但这比起受害者的损失而言,或许只是九牛一毛 ,只能略起到给艺人长点记性的作用 。相较起来 ,一声道歉 ,着实有点不痛不痒 ,难怪民怨难平,但比之不声不响不当回事的 ,又强出一截来 。
除了这次的奶茶加盟诈骗案件 ,这种针对加盟商的骗局遍布零售领域 ,过往主要在养殖 、加工行业 ,近几年逐渐蔓延到餐饮 、服装、美容等行业。
AI财经社在2019年7月曾报道过类似案件 ,当时杭州一个团队操盘的社区净水机、生鲜店 、餐饮店生意发生连环爆雷事件 ,留下超3亿元的投资商欠款 、超7000万元的供应商货款 、员工工资和充值卡欠款 。
当然 ,他们割的主要是加盟投资商的“韭菜” 。品牌方会撒钱发放各种优惠券 ,吸引顾客来消费,营造出生意火爆的场面 ,然后邀请潜在加盟商来参观 ,再画上未来流水和盈利的“大饼” ,等收到加盟费就甩手走人 ,也不管后续生意如何经营 。
网上甚至有人专门总结出骗取加盟商的几大套路,第一是明星代言,第二是傍名牌和网红项目 ,第三是虚构成本利润率、编造店面火爆场面 ,第四是推荐加盟商做代理、发展下线 ,第五是强迫大量订购物料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受骗 ?北京晚报曾采访过一位反加盟骗局的专家 ,该专家发现 ,落入加盟骗局的人 ,绝大部分来自小县城及乡村 ,文化程度不高,对相关法律几乎一无所知 ,“宁愿投二三十万加盟 ,也不愿花几百元请个律师看合同 。”
由于加盟合同对品牌缺乏实质的约束力 ,维权官司也很难打赢 ,即使打赢也很难追回钱款 ,“一审赢了 ,对方会上诉;二审眼看要输了 ,公司就跑了 ;即使没跑,公司账上也没钱 ,因为加盟商的钱一开始就打到私人账户了,法院只能强制执行公司账户 。”
在马伊琍道歉之后 ,几乎所有的舆论都认为明星代言要为相关案件承担责任,但通过上述分析就不难看出 ,这次案件最多只是代言费通过追赃程序予以追缴,用于对受害者的退赔 ,其他的处罚可能不了了之。
对有加盟性质的企业进行监督 ,强化加盟流程和细则 ,将整个加盟的明细公之于众 ;并且要求代言明星履行审查监督义务 ,并为后续发生的不法行为承担责任 。只有于此 ,才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