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间 ,注册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咨询提供过营销咨询的合作企业
中集集团(以下或简称“中集” ,股票代码:000039.SZ\2039.HK)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 ,披露公司过去一年的业绩 。报告显示 ,2020年中集集团全年取得营业总收入941.59亿元,同比上升9.72%;实现净利润60亿元 ,其中归母净利润53.50亿元 ,同比上升246.88% ;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1.41元 ,同比上升281.08% 。中集在报告中宣布 ,公司将向股东派发2020全年股息 ,每1股现金人民币0.28元 。
这意味着 ,中集继续保持自1994年在A股上市以来连续盈利27年的记录 ,同时也是上市以来的第26次现金分红 ,名列A股上市公司分红次数榜单前十 ,累计分红超过140亿元 。
收入和盈利创历史新高 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2020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遭受到巨大冲击 ,中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集团,也无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正面冲击 ,由此导致中集2020年一季度亏损6.41亿元 ,第二季度业绩虽然大幅度减亏 ,但上半年业绩仍然显示为亏损。
艰难更显勇毅,作为一家投产近40年的国际化集团 ,中集曾经多次穿越世界经济波动和行业起伏周期 ,并通过强有力的战略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等措施 ,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2020年中集的行动同样迅速而果断 ,为抵抗疫情影响 ,中集迅速成立了“特殊时期集团决策委员会” ,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和经营管控措施 ,并坚决推进落实。在这一年里 ,中集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 ,通过战略规划优化、业务聚焦 、低效资产处置 、重大战略主题落地等重大动作 ,最终实现了有质增长。
得益于中集特殊时期管控措施的落地和第三季度末开始集装箱市场回暖等多方面因素 ,年中开始 ,中集业绩触底回升 。中集2020年三季报显示 ,公司利润已经转正。到2020年底 ,中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 ,收入和盈利双创历史新高 。这也让中集上市27年来持续盈利的记录得以保持 。中集在历史罕见的严峻形势下 ,努力向股东们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
主营业务继续保持领先 第四个百亿业务板块诞生
2020年 ,在坚持 “稳健经营 、有质增长”的战略主题下 ,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成员企业齐心协力 、深耕业务,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 ,挖掘中集在国内有优势 、有前景的产业机会 ,重点拓展国内市场 ,同时兼顾全球市场机遇 。各业务板块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实现了疫情后的快速恢复 、稳健发展 。
中集各主要业务不断开拓市场 ,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集装箱板块标准集装箱及主要常规特箱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增量业务同比增长53% ;特种铁路箱同比增长219% ,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车辆板块全球半挂车销量合计131,327辆 ,同比增长11.57% ,保持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
能化板块的低温车 、中压车、低温罐、车用瓶等继续保持冠军产品地位 ,球罐稳居全国第一 。天达控股登机桥产品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消防救援业务在成为国内最大消防车集团后 ,通过国内 、国际一体化协同 ,实现地区及行业全覆盖 。物流板块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TEU,继续保持国内第一 ,场站业务年度进出箱量570万TEU ,在疫情冲击下 ,仍然继续维持国内第一水平 。
在业绩数据上 ,中集旗下集装箱板块2020年取得营业收入221.64亿元 ,同比增长9.92%,全年取得净利润19.87亿元 ,净利润率达到了近几年最高水平 。
2020年 ,中集旗下车辆板块(以中集车辆为经营主体)全年取得营业收入合计264.99亿元 ,同比增长13.56% ,创历史新高 ;取得净利润12.69亿元 。
2020年 ,中集旗下能源 、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92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6亿元 。该业务(以中集安瑞科为主要经营主体)由于受行业周期性和疫情双重影响 ,化工罐箱全球市场容量大幅下降 ,总体业绩有所下滑 ,但主要产品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该板块三大业务之一清洁能源装备实现收入70亿元 ,同比上涨2.7% 。
空港/消防/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以中集天达控股为经营主体)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9亿元 ,同比上升2.12% ;实现净利润3.24亿元 ,同比上升28% 。
物流板块营业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亿 ,达106.36亿元 ,同比增长16.15% ;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40.57% 。物流服务业务成为中集第四个营收突破百亿的业务板块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但该年中集海洋工程业务(以中集来福士为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54.25亿元,同比增长20.12% ,不过仍存在一定亏损 。海工营收的增长 ,得益于中集来福士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布局,在巩固传统油气业务的基础上 ,积极开拓海上文旅 、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业务 ;大力开展深远海渔业、海上风电业务 ,已形成独到的商业模式 。
为落实“聚焦智慧物流装备”战略 ,2020年中集整合了集团内部多家主营中小物流载具业务的优质企业 ,成立单元载具业务板块(以下简称“中集载具”),专注于为汽车 、液体化工、橡胶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单元化物流载具研发制造、租赁运营及包装综合解决方案 。2020年 ,中集新成立的单元载具业务实现营收30.36亿元 ,净利润人民币0.94亿元 。
除了装备制造 ,中集还拥有服务于集团各类业务发展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2020年,中集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1.78亿元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12亿元 。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融资租赁公司、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
加大国内市场拓展 推进创新产品开发
2020年 ,中集主要业务在保持全球主流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了国内市场的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力度 ,并不断取得新突破 ,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不断攀升 。
2020年 ,中集集团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营收567.29亿元 ,同比增长25.18% ,在总营收中占比60.25% ,超过2019年52.81%的占比 ,显示国内业务收入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 。
中集不仅加大了国内市场开发力度 ,同时也在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青岛冷箱航空箱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 ,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的垄断 ,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南通中集在青海全集成储能项目成功交付 ,标志着板块已具备该产品的全集成交付能力 ;扬州通利成功开发“疫苗三栖储运方舱”并投入使用 ,该设备解决了疫苗超低温储运的全球性难题 。
中集车辆提出升级产品模块 、完善灯塔工厂 、启动营销变革和推动组织发展四大模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端制造体系 ,该业务大力推动适应“国内大循环”的产品研发,连续发布多款新车型。能化板块中集罐箱内衬加工车间投入试生产,助力芯片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和国内5G技术发展 ;食品装备业务成功收购英国McMillan公司 ,弥补了蒸馏酒类工程方面的空白;氢能业务与挪威Hexagon 、宝武集团等多家合作方建立合作意向或签署战略协议 。
天达控股旗下的民航协发成功交付全球首台套双向驾驶纯电动摆渡车和全球首台套纯电动食品车 。物流板块成功开通孝感至东北 、徐州至莫斯科等20余条国际国内铁路班列 ;新建泰国 、马来西亚 、宁波等码头堆场 ,兰州铁路场站等十余家堆场网点 。海工板块风电导管架 、升压站 、深海渔业高端装备等新一轮首制产品的交付 ,积累了新业务落地能力 。
资本运作助力战略布局 创新业务势头良好
2020年12月18日 ,深圳资本集团战略入股中集,合计持有中集股份29.74% ,正式成为中集第一大股东 。此次股权转让是中集自1994年上市以来经历的最重大的股权结构变动 ,是中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对中集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权变动完成后 ,中集长期以来的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没有改变 ,中集依旧保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
资本运作紧贴深圳市及中集自身的战略布局服务。一方面,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 ,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在海洋经济开发和物流 、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制造的布局 ;另一方面 ,中集集团从深圳蛇口起步走向世界 ,深圳资本集团的入股加强了中集与深圳国资委大家庭的联系 ,将有利于中集借助新股东的力量为深圳“双区”建设贡献力量,并帮助中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
除了中集集团自身股权结构得到调整,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企业在上市、引战等资本运作手段上也动作频频 。各业务板块和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 ,探索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推动了相关业务板块和企业整合业务架构 、提高经营效率 、缓解财务压力 、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公司治理 。
例如 ,中集产城通过碧桂园增资 、引入曲江文投战略投资进行二次引战 ,中集集团对中集产城的持股比例降至45.92% ,中集产城成为中集的联营公司 。中集产城的成功引战 ,充实了中集产城的净资产及现金流量 ,有利于加快中集产城快速发展 ,及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集产城引战也是中集推动“有质增长” 、“业务聚焦”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行动之一 。
2019年7月 ,中集车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2020年 ,中集车辆提出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其申请已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 ,目前正在等待呈报中国证监会注册 。
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联交所关于建议分拆的同意 ,也拟于A股独立上市。
2020年10月初 ,中集开始以协议安排方式将中集天达私有化。2021年1月25日中集天达已正式退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在集团和旗下主要业务板块企业的股权调整和资本运作之外 ,中集旗下的创新企业也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中集旗下多家创新企业持续获得外部市场化投资认可,引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例如中集冷链科技 、挂车帮 、精新相能3家创新企业相继成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大幅提高相关创新企业股权价值 。
围绕冷链业务 ,中集近年来推出的创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中集冷链科技业务表现强劲 ,逐步覆盖冷链物流产业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精新相能旗下子公司中集冷云高标准完成新冠疫苗的国内外温控运输 ,并成为交通部公布的首批新冠疫苗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小飞鱼成为京东物流东南亚冷链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2020年 ,中集创新业务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集团及各板块创新企业总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冷链业务外 ,中集模块化建筑(含设计院)销售收入翻番,同比扭亏为盈 ,中集同创/汇杰 、中集安防 、挂车帮 、中集蓝等创新企业也都取得了较大的业务进展 。
回望2020:中集已形成聚焦于物流和能源行业的跨国产业集群
报告表示 ,中集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 ,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
首先 ,在物流领域 ,中集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 ,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 ,以空港 、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为扩展 ,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 ,同时辅之以单元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
在能源行业领域 ,中集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 ,开展能源 、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 ;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 ,开展海洋工程业务 ,包括传统海洋油气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
2020年,中集坚持“稳健经营 、有质增长”为战略主题,聚焦物流和能源两大行业 ,优化业务组合、清理低效资产 、提升资产收益水平 ,追求高质量的业务发展 ,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 、产品智能化 、业务模式创新等举措,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中集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118位 。中集加速有质增长的同时 ,关注内需 、服务 、创新的业务机会 ,为2020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展望2021:踏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报告提出 ,展望2021年 ,中集将坚持“制造+服务+金融”的战略定位 ,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由制造向服务延伸 ,聚焦主业,优化产业结构 ;将继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 ,培育产业链优势;在技术升级 、业务模式及管理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并控制风险 ;努力把握市场变化 ,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
2021年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中集人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以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集团为新起点 ,中集正处于转型升级 、确定新战略规划的关键期 。
2021年 ,中集集团将把握深圳“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 ,适应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尊重时代 、敬畏市场 ,深挖国内市场潜力 ,发扬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坚决实施以业务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业绩完成率 ,主动思考 、快速行动,为全球客户继续贡献中集智慧和中集方案 。